首页诗词曲过文登营

过文登营

2022-11-26诗词曲

原文:

冉冉双幡度海涯,晓烟低护野人家。

谁将春色来残堞,独有天风送短茄。

水落尚存秦代石,潮来不见汉时槎。

遥知百国微茫外,未敢忘危负岁华。?

译文:

缓缓的双幡船送我来到海边,清晨的雾霭低低地迷漫川原。是谁给破败的城墙送来春色。海风徐徐、号角声响彻长天。浪头低落、犹见秦皇记功的石刻,海潮涌来,看不到汉代木筏浮泛。那遥远迷茫的海外列强虎视耽耽,我怎敢忘记自己肩负的卫国重担。

注释:

①文登营:明代设置在文登山(在今山东文登市东)的营卫。相传秦始皇东巡,召集文士登此山歌功颂德,故名。②“冉冉”句:是说乘船慢慢前进,渡海至此。冉冉:慢慢前行的样子。“冉冉双幡”指巡航威仪。幡: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。海涯:海边。作者这次巡视是从即墨(今山东即墨)出海,沿海岸前往山东半岛东部海防备营地,所以说“度海涯”。“渡海涯”指海军生涯。③晓烟:早晨的烟气。低护:犹言笼罩着。野人家:乡野老百姓的住处。④将:携带。堞(dié):城墙上的齿形矮墙。残堞:形容文登营垒年久失修。⑤笳:指军号。短笳:短促的号声,喻指有军情。天风:风。风行天空,故称。⑥秦代石: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。⑦槎(chá):木筏。汉时槎:传说天河与海通,住在海边的人,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,不失期。汉时曾有人乘浮槎到一城,遥见官中有许多妇女织布,一男子牵牛在河边饮水,以为到了天河(见《博物志》)。⑧百国:许多国家。微茫外:指在遥远的海外。⑨未敢:不敢。忘危:忘掉危险。岁华:年华,时光,年岁。

冉冉即墨天河山东文登木筏海边秦代